安徽省重磅官宣:“3年内就业率未达60%的专业停招”!多个文科专业“高危”,工科最受宠。
近日,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《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通知”)。通知提出, 控制社会需求不足、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,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%的专业暂停招生。
专业结构大幅调整,哪些专业可能因就业落实率表现不佳成“高危”专业?每经小编从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平台发布的《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(2021年)》发现 法学、金融学(国际金融)、信息工程 等专业常“亮红灯”。
报告显示,这些“亮红灯”的专业初次就业率分别为:法学58.89%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56.06%、信息工程54.00%、贸易经济50.79%、阿拉伯语50.00%、雕塑50.00%、金融学(国际金融)47.46%、国民经济管理44.19%、英语(翻译)33.33%、金融学(农村金融)0.00%。
另外,保险学65.66%、应用统计学65.63%、税收学65.10%、工艺美术64.62%、朝鲜语63.64%、投资学62.97%、心理学62.16%、会计学(注册会计师)61.08%、汉语言文学(文秘方向)60.27%、广播电视学60.19%,这些专业也在“60%红线”附近。
安徽省已经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的专业结构。人工智能、智能科学等新兴专业在安徽省高校本科专业中占据重要位置。
不过,60%的落实率要求颇有挑战——截至4月17日,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23.61%;另据各省已公开的数据,截至5月下旬, 河南2022届高校毕业生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37.11%;湖南省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44.43%;宁夏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34.42%;广东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则为57.9%。(贝塔)